水泥盈利狀況有所好轉 下半年形勢可期預計
發布時間2013-09-29 瀏覽次數: 14805 次
核心提示:中國水泥協會表示,下半年水泥行業仍將承受產能過剩、資金短缺、環保標準約束,甚至部分地區需求放緩的困擾,當然不同地區仍會有不同表現。哪個區域對新增產能增長控制好,行業自律做得好,就會有所表現,預計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都將會好于上半年。
在水泥行業整體效益前4個月同比去年大幅下滑情況下,5月份實現了扭轉,上半年行業利潤實現152.79億元,同比增長1%,比去年略有好轉,南部好于北部,東部好于西部。2013年上半年在全國經濟增速整體放緩情況下,全國水泥產量依舊達到了10.96億噸,同比增長9.67%,保持了接近兩位數的較快增長速度。
產量增一成投資減一成
2013年全國累計完成水泥產量達10.96億噸,同比增長9.67%,呈現出接近兩位數的增長,超出年初6%~8%的增長預期。水泥熟料產量6.47億噸,同比增長4.15%,低于水泥產量增長。說明全國以低標號為主的產品市場依舊呈增長趨勢,產品結構問題依舊突出,重點工程開工不足,新建項目數量萎縮。
今年水泥市場區域分化較為嚴重。西南和西北地區產量增長最快,分別達到15.7%和13.6%;而東北和華北呈現負增長,分別下降6%和0.9%。中南和華東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達到11%的較好增速。水泥價格呈現低位震蕩走勢,區域市場表現各有不同。據中國水泥協會監測,上半年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格為319.16元/噸,在過去七年中處于中等水平。
與產量增長形成對比的是水泥投資。2013年上半年全國水泥投資同比下降9.45%。下降幅度比去年同期進一步拉大。雖然投資增速進一步下降,但今年上半年全國仍有新投產生產線32條,熟料年設計產能3884萬噸。按現有項目推算,預計全年將有1.2億噸的新增熟料產能。
總體經濟效益比2012年略有好轉,但區域分化嚴重。今年前5個月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400億元,同比增長5.34%,華北地區是惟一收入呈負增長地區,產量和價格雙重下跌是該地區收入下降的原因。西南和西北收入增長快速,超過兩位數增長,產量和價格的雙回升是主因。其中華東、中南仍是以產量優勢和較為穩定的價格為全國利潤貢獻大區,合計占全國接近81%。西南地區同比去年有很大改善,不僅實現同期扭虧為盈,而且實現利潤24億元,僅低于華東和中南。在西南地區集中度大幅度的提高和云貴的需求迅速增長的雙重作用下,西南地區大部分保持了較好的盈利能力。
下半年形勢可期預計
下半年在我國經濟總體平衡,水泥市場需求將穩步增長,9月以后將進入水泥銷售的傳統旺季,下半年水泥行業經營情況將好于上半年。目前,水泥行業已經呈現出“淡季不淡”的景象,下游市場需求穩步恢復、基本面持續向好。7~8月是水泥需求傳統的淡季,但在上半年政府穩增長的信號頻出的背景下,一些鐵路基建項目逐漸開工,水泥市場下游需求逐漸好轉,行業在淡季仍然保持了較快增長。
煤炭價格持續低迷、回升乏力也令水泥股受益,但如果未來煤炭價格上漲,短期內影響水泥企業的盈利能力。第四季度水泥企業的停產和需求下降,水泥價格可能出現沖高回落。國泰君安認為,三季度華東地區淡季盈利低點的抬高及提價或將修正市場對華東水泥股的全年盈利預期。但長江證券分析則指出,如果第四季度需求沒有超預期因素出現,水泥價格沖高后也會提前回落,直接動因是盈利大幅提升后刺激生產線全線開啟以及周邊的壓制,但目前看短期風險較小并且擊穿去年高點的概率較大。
中國水泥協會表示,下半年水泥行業仍將承受產能過剩、資金短缺、環保標準約束,甚至部分地區需求放緩的困擾,當然不同地區仍會有不同表現。哪個區域對新增產能增長控制好,行業自律做得好,就會有所表現,預計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都將會好于上半年。
金融改革的利率市場化也將對下半年的水泥投資市場產生新的影響。全行業效益有望與去年持平或略增,但當不同大企業的市場布局差異和在區域市場中發揮行業自律主導作用不同時,企業的效益會有明顯差異。企業的兼并重組力度顯示著對未來市場的控制力度。